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霍学全李世忠邱鹏翔王玉鸿何庆哲)今天的“决胜小康奋斗有我”特别节目,来倾听乡村振兴路上的奋斗故事。鱼台县鱼城镇马莪村党支部书记李全林:“我是鱼台县鱼城镇马莪村党支部书记李全林,我身边的这24个高标准的温室大棚,是由省帮扶队帮扶我们建设的,目前,我们全面种植了绿色蔬菜。10月底,这些黄瓜、辣椒、西红柿等产品将陆续上市,光这24个大棚就带动就业20多人,增加集体收入26万元。”“年3月,我们村两委经外出考察,决定在我们村建设乡村旅游项目,我们采取了四全模式经营方式,全村户全入股,土地全流转,村民全分红,村民全就业。目前我们村总投资已经达到了6千余万元,主要经营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科普、采摘、高效农业种植,年接纳游客20余万人,旅游收入余万元,目前村民每股可分红余元。据了解,马莪村的省级美丽村居建设项目和马莪东珠国家农业公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都在加紧建设中。今年10月底全部竣工后,即将迎来更多的游客。住的下,玩的好,不断增加村民的收入,给全村村民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和稳稳的“幸福感。邹城市驻峄山镇上山村下派干部常远:“我叫常远,是邹城市一名下派干部,去年9月份被下派到峄山镇上山村工作。驻村以来,我们迅速摸清底数,积极行动,对我们村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提升,硬化村内道路余米,结合我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文化广场的建设及主要道路的美化亮化绿化,结合我村的产业振兴,我们谋划了第一书记项目,建设了我村的农副特产品分拣中心及蔬菜大棚项目,同时为村东的果园项目新建供电线路余米。”据了解,目前村里有许多“美丽庭院”示范户,环境卫生保持的非常清洁,配套一应俱全。正在建设的蔬菜大棚采用土圆管、土墙的结构,保温效果非常好,工人们正在抓紧进行调试,进行外模的整理工作,蔬菜大棚项目建成之后,预计一座棚能够为村集体增加集体收入2万余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也同时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我身后正在建设的就是我们村投资80余万元,占地约10亩的文化广场项目,项目预计10月中旬竣工,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我村村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省派汶上县次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王景海:“我叫王景海,是省派汶上县次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去年七月入驻以来我们服务队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总抓手,通过实现产业振兴,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百姓丰收。现在我们在的位置,就是观赏鱼项目,在这里我们建设了二十个小鱼池还有三个大鱼塘。整合过去旧有的鱼塘,规模可以达到五十亩,养殖观赏鱼一亿尾,那么现在这个鱼塘养里就是蝴蝶鲤,长势也非常喜人。整个项目每年可以实现收入二百万,村集体增收三十万元。我们还招用村里的贫困户到这里来打工,每年可以实现收入十多万元,彻底实现了脱贫。“我们现在这个所在位置就是服务队实施的高效现代农业项目基地。在这里我们占地近一百亩,建设了十五个大棚主打西瓜甜瓜的种植,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现在大棚里种里是西红柿,西红柿现在已经开花了,预计十月中下旬就能上市,那么每年可以实现收入二百八十万元,实现利润九十万,能为村集体增收三十万元。有力推动整个村庄尽快地实现脱贫致富,实现小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