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济宁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护童成长现场观摩会议在汶上县召开。活动中,与会人员先后观摩了汶上县儿童康复中心、第四实验小学小楼小区关爱儿童工作站、汶上街道未保工作站、汶上街道八里桥村儿童之家,对汶上县未成年保护和护童成长工作开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据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6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的出台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济宁市《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定于6月份为集中宣传月,主要通过现场宣讲、入户宣传、投放公益广告、开展专题学习和培训、组织系列主题活动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进行广泛宣传。

作为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护童成长”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近年来,汶上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开创了“三级书记”抓未保工作的责任体系。推动工作站点向基层延伸,实现县域内儿童关爱活动站全覆盖,连续三年投入资金余万元,采取“社区+儿童”、“养老+儿童”、“学校+儿童”模式建成各类未保工作站点58处,为开展未保工作提供了阵地支持。与此同时,汶上县完善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全力改善未成年人监护状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团体教育服务递送,并及时开展个案帮扶服务递送。运用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种活动,确保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帮助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年以来,举办儿童“五防教育”56次,监护人亲职教育和儿童体育活动32次,婚姻家庭辅导对,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意识和父母监护意识。

通过健机制、夯平台、强队伍、送服务,汶上县建立起“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和联动机制,政府主导、民政牵头、多方协作、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格局逐步呈现。(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浩奇通讯员张明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