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制度改革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
近年来,围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山东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在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过程中,我省探索出线上审批、择位竞价、集中居住等供给模式,提高了宅基地利用效率。同时,创新推出了宅基地有偿退出等机制,有效释放出了闲置和多余宅基地流动潜能,充分激活了宅基地的财产属性。
山东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试点实践,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破除了资源壁垒,为全国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贡献了山东经验。
竞价、赋分、“聚居”
精准分配保供给
“全村户,多户村民申请宅基地,给谁不给谁,是个大难题。”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东官亭村党支部书记蔡海生说。面对“僧多粥少”的现状,东官亭村推出了宅基地“择位竞价”制。
年,东官亭村通过拆除村内旧房屋、废仓库等,腾出平方米建设用地,用于新建住宅。村里按照“户有所居”“一户一宅”原则,筛选出52户符合择位竞价条件的村民。52户之中,既有达到适婚年龄需要建房的年轻人,也有想更换宅基地位置的人。想更换宅基位置的村民,要将现有宅基地无偿交还村里,才能参与竞价。
“竞价,是村民集中给村委会报价,时间持续一个月。最终,17户村民竞得所选地块的宅基地使用权。”蔡海生说,竞价所得收入归村集体,其中超四成用于新建房屋的配套建设。
汶上县实行的镇域范围宅基地统筹,同样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