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2日下午,一场8.0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川蜀大地。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生在我国境内的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年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巨大的破坏力瞬间让位于震中的汶川变成一片废墟,方圆十公里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死亡人数近七万人,大量房屋倒塌,其中包括许多中小学。但在这场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中,有一所中学创造了奇迹:两千两百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用时1分36秒,逃出教学楼,无一伤亡。这所中学就是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距离震中只有几十公里。地震来临时,全校学生正在教学楼上课。猛烈地震之后的几秒钟,震感减弱,全校师生立刻响应,紧急撤离火速展开。接下来,出现了惊人的一幕。两千多名年纪尚小的学生在摧山毁城的天灾面前没有表现出“该有”的惊慌。前面几排的从前门走,后面几排的从后门走。哪些教室该从哪个楼梯间走,都有明确的方向。老师们更是临危不乱,自发地出现在教学楼里的每一个楼梯口,帮助学生们有序撤离。有老师站在楼梯上,奇怪地喊:“快一点,慢一点!”这句话看起了有点矛盾和可笑。但当时的心情,是既怕学生跑得太慢,再遇余震,又怕学生跑得太快,摔倒了。然而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更没有想象当中的大喊大叫。从事后看,在猛烈的地震面前,孩子们撤退时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的表演。全体师生撤离到操场之时,为了避免余震带来的伤害,学生们蹲在地上,教师们则自发站在最外围,保护着学生们。可就在这时,五班班主任清点学生时突然发现少了一位。原来,有位女生因为地震带来的恐惧,已经无力自己跑出教学楼。老师们这才“幡然醒悟”:他们还只是个半大孩子啊!然而摇摇欲坠的教学楼如死神般向着师生们招手,让人看得胆颤心惊,但班主任还是冲了回去。最后,学生握着老师的手,跑到了操场上。安县桑枣中学师生无一人伤亡!面对灾难,桑枣中学的全体师生爆发出了巨大的潜能,创造了一个抗震奇迹。然而,这种潜能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因为桑枣中学长期坚持对灾害的预防教育。抗震奇迹的诞生,源于老师们的防护意识,也源于学生们接受过严格的避险训练,但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个当时并不在场的人——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叶志平从年开始担任桑枣中学的校长。当时,桑枣中学的教学楼质量很差,楼梯的栏杆摇摇晃晃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大楼的承重柱子也不合标准。面对这样一栋承载着全校师生的危楼,叶校长下定决心进行维修加固。但学校没有钱,他就一点点向教育局要维修费。左一个5万、右一个5万慢慢争取而来。教学楼时刻要用,他就利用学校的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室的实验楼修好加固。他把学生们的安危放在了首位,把学生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可叶校长心里明白,只是教学楼修建结实还不行,孩子们懂得如何在突发的天灾中保护自己也至关重要。尽管已经近30年没发生过大型地震了。从年开始,他们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突发事件发生时,老师要在适当的时候站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适当的时候是: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下晚自习和紧急疏散——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平时他也管得严。集体开会时,他不允许学生拖着自己的椅子走,要求大家必须平端椅子——因为拖着的椅子会绊倒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前面倒的人,还会往前拥,所有的踩踏都是这样出现的。每周二都分出一节课时间安排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安全知识。刚搞紧急疏散时,半大的孩子们除了觉得好玩外,心里都认为这是多此一举。而且不止是学生,有不少家长和老师都觉得这位校长是闲的慌,整天“不务正业”搞什么安全演习,做些与教学成绩“无法紧要”的工作。但叶志平扛住了压力,坚决地实行了下去。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再后来,就有了这一次的抗震奇迹。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叶志平不在学校。他从外地疯了似的赶回来,看到全校师生无一伤亡,才舒了一口气。事迹被媒体曝光后,他被盛赞为“中国最牛校长”。但有人说他不配,他只是一个普通中学的校长,教学成绩根本拿不出手。不过是提高不了教学成绩,平时搞些表面活动骗骗家长,正巧碰上几十年难遇的地震让他出名了。况且他当时根本就不在现场!毫无疑问,这样的言论被网友大肆批评。要知道,在年以前,人们对于避险教育是多么的轻视。可他一位校长却能顶着“不务正业”的帽子坚持下去。要知道,他不是仅仅救了这多名师生,而是整整多个家庭啊!要知道,他原本可以不这么做。“中国最牛校长”他当之无愧!可面对如此殊荣,他本可欣然接受,但他却用来了宣传给孩子上避险课的重要性。叶志平说:“其实,我一点儿也不牛。这一次奇迹源于我们从年开始,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我们在每学期开始的时候,都应该给学生上一堂紧急避险课。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可令人唏嘘的是,仅仅三年后叶校长便因操劳过度突发脑溢血,在四川成都辞世,年仅57岁。叶校长的离开狠狠地打了某些人的脸,更是令当时“侥幸成名”的反面舆论不攻自破。试问,有哪一位做“面子工程”的校长会操劳过度?如今,这位“不务正业”的最牛校长已然离开了整整十年。但我相信他的学生必定不会忘记,曾经有过一位那么关爱自己的校长。我们需要更多“不务正业”的校长。希望你能开心希望我能早睡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