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上海,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是一座经济高度发达的中国城市,而且是纸醉金迷的魔都,这里与古老显然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但是上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也是有很多小众景点,只是很多人到上海旅游都基本是去体验城市繁华的,但是在繁华后面却也有着一条古老而静谧的地方,它就是仓城。仓城,也许对于很多外地朋友来说都没听说过,但是上海历史文化发祥地就是松江,而仓城便是位于松江的一座古城,它像一颗锈蚀的珍宝镶嵌在上海这个繁华城市的一角,不为人知但又值得探索。仓城的悠久历史和名字来源仓城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明代时期,“苏松常嘉湖”被称为“江南五府”,为江南最核心之地域,而其中的“松”即松江,自古以来,松江河网密布,仓城水道纵横。松江地区就是出口贡米到京城的地方,承担着全国二十分之一的漕粮仓储,货船一般就是从这里发出,因此也叫仓城,一个简单却又极富历史含义的名字。古时候的仓城位于松江区中山西路一带,几百年时间转瞬即逝,可是这里的居民或者一些小区依然被称为“仓城一村”、“仓城三村”,明代松江,有“苏松税赋半天下”之说,足以见得这座古镇是对历史最真切的见证。如今的仓城是怎样的?如今的仓城还保留着众多历史遗迹,明清和民国时期古建筑共计处,比较知名的有颐园、杜氏雕花楼、费骅宅、葆素堂、杜氏宗祠和赵氏宅等历史建筑和大量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而桥梁有云间第一桥、秀野桥为首的三秀桥和大仓桥等。仓城现在的准确位置在上海松江永丰街道,是一个很少人知道的老街,东至西林路,西到玉树路,因为仓城这样的古镇还保留着,才显得上海这座繁华城市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漫步在老街街头,街上比较冷清,行人不多,经过的路人大多是匆匆忙忙,很少有停下脚步细细品味古镇的人,据说这里正在准备开发中,如果是那样,以后也许就很难看到原汁原味的仓城了。这里的房屋显得很老旧,木结构的门窗,墙面有着斑驳的印记,有些人家的红砖清晰可见,一些老街破破烂烂,而房门前的大树仿佛在诉说一段悠久的历史,它见证了仓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仓城的的历史遗迹杜氏宅紧闭的大门,高墙耸立,曾经这里也住着大户人家,斑驳的墙面已经褪色,很多地方都呈现黑色的印记,墙下的一排绿植给宅院增添一些生机。大仓桥大仓桥修建于明代时期,已有年历史,大仓桥南北走向,垮老市河上,是一座五孔拱桥,石桥高10余米,跨度50余米,为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曾作《西仓桥记》,以赞此胜迹。灌顶禅院灌顶禅院,原来是水次仓关帝庙,始建于明朝,山门前有一座孟姜亭,是一座方亭,亭的南北石柱上刻有二副对联:青石有情怜弱女,寒衣无处觅离魂;万里奔波殉大节;一声恸哭倒长城。据说孟姜女是华亭人氏,民间传说孟姜女万里寻夫就是从这座亭里乘船北上的。云间第一桥一个名字就非常优雅的桥,初名安龙桥,建于宋代,系木结构大桥,南北向,清同治年间再度重修,呈三孔石拱桥,高8米,宽5米,长30米,年。因年久失修,桥拱变形,部分石料在修葺时换成花岗岩石,该桥端庄雄伟、古朴典雅,体现出江南古桥的特色。年丰人寿桥根据史料:民国19年(年),松江学者士绅雷君曜为庆祝母亲八十寿辰而建,现仍保持原状,人们为了欢庆丰收和表示对雷老太太敬仰,因此该桥被叫做“年丰人寿桥”,一个读起来比较绕口的名字。其实仓城古镇中,还保留着很多历史遗迹,每一处都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寻。仓城人的生活:悠闲自得,安逸享受生活在仓城的人显得悠闲自在,人们三五成群的围坐在一起喝茶、打牌、聊天、下棋,怎么轻松快乐怎么过,在路边、在房前、在小商铺门口,都能看到这样一群悠闲自得的人们。不过这里大多数都是一些老人,年轻人也许都到繁华的都市中生活工作去了,开着商铺的店家在打着盹,有位老人独自一人在看着手机,看着眼前的景象,仿佛时光倒流,这里曾留下一代又一代的青春和回忆,他们留守在这里,不是不想去更繁华之地,也许这里是他们土生土长的地方,住在这里是为念想。结束语:也许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当青春年华已过迈入老年之时,反而喜欢一些清净之地,住在老宅有一种精神寄托,更有“家”的味道。仓城的每一处都是破旧的,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温暖的。随意走进一条小巷,都能忘却在尘世中的烦恼,在匆忙的生活中,寻一处如此安静之地来放松身心,然后细细品味古镇的韵味,这也算是一种享受吧,遥望那些桥、那些房,就像走进梦里水乡。仓城古镇,越久越有韵味,对于仓城,你有几多情愫?旅游攻略:自驾:上海方向-沪昆高速→申嘉湖高速→闵塔路→辰塔路→松汇西路→仓城老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301.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