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年4月1日头版)

本报讯(记者张理想晋文婧罗宝)3月31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在京揭晓,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上榜。这是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遗址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来,时隔12年安徽考古再次入选这项重磅榜单。

明中都是明初首个按京师规制营建的都城。明中都前朝区宫殿的形态因史料记载不详而一直成谜,年至年的考古发掘廓清了明中都前朝主殿及附属建筑的布局,极大地推进了明中都的认识和研究。

现已较为完整地揭露出明中都前朝区宫殿基址及部分附属建筑的布局,从磉墩复原的建筑布局在宫殿形态上与元大都和北京故宫都存在相似之处,可以认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形态,从而在实物上印证了明中都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中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历史作用。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介绍,明中都主体宫殿对元代宫殿制度、规划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以及对明代南北两京宫城规划模式的生成过程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开展明初南京、中都、北京三都的宫殿建筑及其制度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悉,明中都皇故城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安徽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近几年,明中都遗址开展系统发掘,获得一系列突破性认识,外金水桥遗址的发掘曾入围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