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镇山为一方的主山,在古代中国有五大镇山,分别是,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西镇吴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镇山为国家祭祀之山,这些镇山在古代的名气不亚于五岳。每年帝王都要派人在镇山祭祀,以祈求国泰民安。随着封建王朝国家祭祀行为湮灭,这五大镇山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国五大镇山之沂山在福建中部大田县,也有本县的“镇山”福建省大田县,地处闽中,戴云山脉西侧,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座,在古代,县衙都会设置阴阳学训术的职务,负责本地的风水勘察及历法,大田的阴阳学训术把境内的一些山用易学的角度加于区分。比如:把位于桃源的“黄盖山”,确认为大田县的“开龙山”,意思为易学中的来龙山脉。把位于县城西边的“虎鼻崎”山,认为是县里的“祖山”,主全县丁口兴旺,可以根据山边的云雾来预测风雨;又把东面双髻山确认为本县“孕育山”,把凤山定为“儒学主山”,可以根据象山、狮山上的祥云来预测本县的科举成绩。而把南面的大仙峰,作为本县的“镇山”,是一县的主山。大仙峰迎客松大仙峰又称“云盖山”。是戴云山脉的主峰之一,海拔米,是大田县南巨镇,两峰并峙,高人云表。作为大田人心中的镇山,大田人赋予大仙峰许多诗词歌赋。著名的有《大仙峰赋》:聚大仙之名胜,矗灵气于中州。既陇众而削立,复磅礴而跨游。拔地之锦标并竖,擎天之玉柱双浮。卓乎田阳巨镇,巍然蓬岛瀛洲。溯自星躔画野,牛女分光。闽邦开寓,赤县隶方。东流作砥,层峨回翔。大仙峰雪景陈广程摄烟火万家,随处分明图画;城堙百雉,由来珍重金汤。则有双髻云梳,五台霞照,文笔高腾,郎官显耀。凤山则翎羽朝阳,龙漈则鼓鳞源窍。时置身状元之堂,揖仙颜而恍承丹诏。当其朝曦衔紫,暮雨溜金,桃花一色,松树千寻。鹤迹去来,孤山长啸。泉声喧寂,幽谷清琴。大仙峰云海拂壁之苔藓垂绿,牵衣之萝薛生阴。绝顶亵裹天尺五,羽翰得此快登临。若夫碧涧春莹,丹崖秋静。岩穴瞑也,触目岚扃;林霏开也,举头日近。峨嵋天半平窥,华岱空中细认。大仙峰雪景振衣直上,不妨携句惊人;着屐来游,任说多情济胜。尔乃生面独开,群峰相应。簪缨拜揖夫下风,台阁渐入乎佳境。翰林声价,谁尔扬眉;甲榜魁名,讵同捉影。四海乐其升平,高才庆其英挺。所以山灵常作怪,人杰不埋沉。雁塔元灯,星聚尚书之笏;丰城剑气,风回御史之簪。大仙峰珥笔纵横于天榜,衔杯醉宴于琼林。惟斯文之接武,实紫府之留心。方今圣主右文,贤侯著绩,比户弦歌,追踪旧籍。揽大象之精华,采深山之理壁。凭高而望远,五老壮其凤烟;搔首而问青,三台拱其羽翼。爱载志夫山高,当不徒山灵之啧啧。大仙峰大仙峰作为田阳八景之一,又有“仙峰秀色”诗:南镇高峰表大仙,鸿荒开后即巍然。横披锦绣笼晴日,淡抹丹青罩翠烟。罗列万山如拱极,参差双柱若擎天。有时云出旋成雨,散作甘霖谝井田。峰顶视角作为大田人心中的镇山,大田古代的阴阳师们在做城市规划时都有专门的规定,县衙各部门、儒学、祭坛、庙宇等,都要面对“镇山”。如今,仙峰古堡、仙峰茶美人,一直是大田的旅游名片,大仙峰,更是每个大田人挥之不去的乡愁……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