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大小新闻10月22日讯(YMG全媒体记者杨健通讯员闫学谦于天洋李建摄影报道)家住招远欧家夼的90后创业者张雯祥笑了,他的文创产品订单,即将通过村头快递服务站装箱上车,发往全国;淘金小镇景区负责人王萍萍乐了,入秋以来持续增长的自驾客流,让她准备在金秋旅游旺季再办一场菊花展;辛庄镇马连沟村的村民郝进刚美了,今年村里种鸡养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客户不断,年底一算,又能多挣不少……收获季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而喜悦都和那条从门前经过的“最美农村路”密不可分——9月,交通运输部公布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获选名单,招远市欧邱线从44条参评农村公路中脱颖而出,上榜全国“最美”。昔日末端变通途出门更快更省钱更舒坦笔直的柏油路面两侧,松柏苍翠、青草茵茵,盛放的紫薇和玉兰,香气袭人,蜂蝶流连;远眺公路尽头的罗山森林公园,峰耸谷幽、林深泉清、山奇石怪、花繁叶茂;夕阳西下,公路两侧村落华灯初上,村民在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在沁人心脾的“天然氧吧”惬意休憩——金秋的欧邱线,正呈现着一年之中最生机盎然的姿容。然而,在老欧家夼人、村党委副书记兰洪兵记忆里,这条村民外出惟一的必经之路,当年却是截然不同的样貌。“欧邱线建成已有20多年,大修前是水泥路面,常年失修,破损严重,别说坐车骑车,就是走路出门,都嫌道不平。”兰洪兵回忆说,作为欧邱线的起点,三面环山的欧家夼位于招远最北端,出行曾是村民多年“老大难”:“下雨下雪时路面又滑又黏,每年都有出门的村民摔伤;每天从招远城区到欧家夼只有几班面包车,8块钱的车票,让不少人进趟城都得精打细算。”多年来,由于欧邱线超期服役,路面坑槽、破损、龟裂、路基下沉等病害频发,欧邱线沿线群众出行、道路运输倍感“出门难”。“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作为招远北部最重要的农村公路,欧邱线北起玲珑镇欧家夼村,止于大秦家街道邱家村,沿途经过9个村庄,全长8.7公里,满足居民日常出行,实现生态旅游、乡村振兴、黄金产业紧密结合的意义不言而喻。去年7月,欧邱线大修工程正式启动,通过挖除老路面、路床整平、安装路缘石,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60公里的欧邱线,就此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彻底“旧貌换新颜”。打通“最后一公里”沿线贫困村提前“摘帽”打破村镇与城区的交通壁垒,实现交通末端到城区的无缝衔接,“最美农村路”欧邱线,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的“示范路”。目前,招远所有贫困村全部实现行政村通水泥路、村内有硬化穿村路、通客车。昔日被交通不便“卡脖子”的村镇,相继因路脱贫,因路而兴。走进辛庄镇马连沟村,修葺一新的环村路穿行其中,16条村内道路和大小街巷全部完成硬化,寻常村落尘土飞扬的景象完全不见,代之以一尘不染的水泥路面。今年,全村又积极争取资金多万元,对进村、环村主路共计6万多平方米重新铺设沥青,实现通户道路硬化覆盖率%;沿路栽种的多株各类苗木、花卉,更令“花园式村居”呼之欲出。“以前我们往外运种鸡,要蹬着三轮车,到附近的村镇、市区‘推销’;现在我们坐在家门口,随时都能接到省内、省外的客户电话,主动提出进村洽谈。‘村村通’带来的,不但是交通便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让全村经济支柱的种鸡孵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村党支部书记王秉政告诉记者,环村路建成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党支部领办前的每年不足1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多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多元,村民致富因“村村通”迎来破题。位于辛庄镇南的邢家村,年5月曾被认定为省定扶贫重点村。“就在七八年前,村里到处都是‘三大堆’,垃圾乱倒、脏水横流。村东一条大沟,把村里和镇里生生隔成两片,看着周边别的村民富裕了,既羡慕、又委屈。”村委委员杜元国说,“现在路不但修到了村里,还修上了山,村民开着三轮车就能上山收花生了,以前花生丰收了愁出不了村,现在可都是老黄历了!”漫步在邢家村街头,40余条大小街道全部清理平整,粗砂灰与小红砖铺设的路面,与村外山水相映成趣。村里投资多万元,完成水库清淤2.5万立方米,铺设大理石板平方米,新建小桥3座、木栈道和小木屋1处,复古粉刷平方米。昔日破败的村落,“颜值”与日俱升。而身处江北最大苗木基地辛庄镇的地利之便,邢家村人依托优质冬青苗木的种植增收,实现了脱贫攻坚战的“弯道超车”——年底,邢家村仅用2年半,便成功“摘帽”。进景区进村头最美农村路助力旅游康养“井喷”农村公路从通达到通畅,不但令“最美”称号全国驰名,更令沿线“最美”的“金、泉、山、海、古村落”旅游资源有机整合、相得益彰;以往因交通不便被视作畏途的沿线村落,如今正成为中心区乃至外地市民康养、度假、休闲的崭新目的地。沿欧邱线一路向北,钟灵毓秀的罗山森林公园外,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大巴,有条不紊驶入停车场,尽管适逢工作日,但景区内仍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欧邱线大修之后,将黄金实景博览苑、淘金小镇、罗山森林公园等景点‘一路串联’,让游客最大限度减少了出行时间,‘一站式’逛遍景点。”黄金实景博览苑及淘金小镇景区负责人王萍萍介绍说,下半年旅游市场逐渐回暖后,景区人气持续高涨,“刚过去的‘双节’长假,外地车辆游客都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交通对景区的‘增能’立竿见影。”记者了解到,招辛快速路建成后,招远市区至滨海新区车程从1.5小时缩减至25分钟,结合“招辛快线”城乡公交,滨海广场、木屋营地、旅游码头、滨海度假村和辛庄古村落,成为游客自驾游目的地和家庭游主战场。年,招远市生态特色旅游达到35.4万人次,增加农村收入万元。“以前城里人说起我们东良村,有句顺口溜:‘大街小巷不一般,下点小雨就发黏,皮鞋粘掉了底,布鞋沾掉了圈’,30年前,全村只有一条土路,别说进车了,推着自行车进村,都得侧着身子。”在辛庄镇东良村担任村书记44年之久的刘世武,对当年全村仅有的主路之狭窄记忆犹新。作为辛庄镇最大的自然村,东良村近年先后投入资金近万元,用于本村主干道路和村内通户道路硬化及改造,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近年又争取资金余万元,改造、硬化主干道路2平方米;自筹资金96万元,硬化通海道路8平方米;投资20万元,改造通户道路2平方米。如今,崭新的水泥路,修到了东良村1户居民的家门口,每天早晚,村里组织的保洁队伍都准点上岗、集中清扫。“以前村民都嫌村里居住条件不好,想方设法搬出去住;现在城里人纷纷来我们村里买房,周末带着全家住农家院、吃农家饭、赶小海,别提多热闹了!”年近八旬的刘世武,声音里满是自豪。唤回游子招来订单一条路盘活多个产业群“最美农村路”修到田间地头,拉近的不但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更让此前望路兴叹的山里人,开阔了眼界,盘活了思路,不断迸发出创业致富、后发先至的好点子。玉米叶和麦秸做成的小摆件、活灵活现的民俗剪纸,走进欧家夼村民张雯祥的乡村主题文创工作室,一件件饱蕴乡村生活气息的艺术品映入眼帘,不少产品已装箱、贴标、打包,旋即发往全国各地。和多数90后不同,张雯祥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在大城市就业,而是重返生兹养兹的欧家夼,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我看中的不但是家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更是欧邱线改造后更便利的物流,快递服务站就在村头,最快当天最迟3天,就能发到全国主要城市。”张雯祥告诉记者。昔日天堑,今已通途,年轻人对回乡创业憧憬满满,此前受困“行路难”的多个产业,也因新通车的农村公路不断激活,焕发新生。在山东奥特姆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一辆辆正在流水线上组装的客箱物流车、箱式货车、洒水车、冷链车下线在即,全部使用电力充能,既低碳环保,又能应对不同使用场景。“农村公路修到我们产业园,不但方便了外地客商前来洽谈,也激发了我们自主创新的动力。此前,项目因为交通、主营方向等因素一度面临停产,如今已重新启动2年多,经营情况良好。目前,我们生产的全国最小的可上牌照车辆,已经进入全国新能源汽车采购目录,并和中国邮政、山东益达等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负责人孙伟告诉记者。应对我市即将推行的垃圾分类,奥特姆新能源汽车公司研发了小型垃圾清运车,不久就将面市。昔日因交通闭塞、只能“蜗居”工业园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如今首批定制车辆11月就将全部下线,年产能将达5万辆。“截至年底,招远市所有镇街均开通物流快递服务点,部分已向村庄延伸;农村淘宝遍地开花,龙口粉丝、金岭小米、红富士苹果等特产藉由物流走向全国各地,乡村主题的文创产品也正方兴未艾。”招远市交通局局长李天骄告诉记者,“欧邱线乃至招远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将进一步降低运输经营成本,切实提高企业、产业竞争力,黄金、轮胎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材料、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布局将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也将再次升级。”一条“最美农村路”,留住的是绿水青山、诗意生活,唤醒的是沉睡于群山之中的自然禀赋,与沿线村民脱贫致富的决心,一条串联9个村庄,实现生态旅游、乡村振兴、黄金产业“三位一体”的康庄大道,打通的是瓶颈,聚拢的是财富,唤醒的是思路,更是招远“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鲜活样板。伴随“最美乡村路”修到景区、修到村头、修到田间,“内联外通、循环相接”的大交通格局,愈发梦想照进现实。责任编辑:伟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