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

《问政山东》第76期

聚焦人才制度改革攻坚行动。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唐波

接受问政。

本期问政火辣依旧

戳↓整期直播

01

老人才苦等的名额

被新进人才“抢走”

人设部门叹气+苦笑:我们单位也是一样

为了引到人才,山东各地竞相亮出新政。滨州市今年计划引进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倾力打造“智者智城”。新政策出台后,确实吸引了不少人才来到滨州。但也有人反映,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之处。

今年3月,滨州市推出年“硕博优选计划”,公开选聘硕博士到市、县(市、区)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提出“根据所学专业,符合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条件的,博士研究生可聘用到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硕士研究生可聘用到中级专业技术岗位”。

但对这个新引才计划,前几年进入事业单位的员工却反映:这样不公平。

滨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员工反映,新来的这些人才不仅占用了他们的专业技术岗位名额,也让他们自己得到聘任的时间变得遥遥无期。

我们后面还有12个人,12个都是研究生,都是通过当时事业单位笔试面试考进来的。他们(新人才)就会优先聘用,我们单位三五年也就空出三五个岗加上退休的,这样的话后面的人更没希望了。

这些“老员工”还反映,如果想得到和新引进人才同样的待遇,只能辞职,然后再按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办理。

对于老员工反映的新引才政策不公平的问题,人力资源部门有没有相关政策来化解呢?记者来到滨州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咨询。

滨州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工作人员叹了一口大气,苦笑道:我们单位也是一样的情况,老员工也是在后面等着。

对于问政中曝光的新引进人才挤占老员工名额的问题,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荣舜表示,下一步将统筹考虑,研究具体的改进办法,既要能引来新人才,又不能委屈了老员工。

人才制度改革攻坚,能不能突破这些限制?面对督办员李莎的提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做出回应。

梅建华表示,我们出台相应的改革措施,对过去的事业单位的岗位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优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大幅度提高了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中高级岗位的比例限制,同时也允许同样一个单位,对中级和初级岗位可以调节使用,这样可以极大的释放空间,为人才缓解矛盾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02

太坑人!

医院:

拿着红头文件招聘,入职后承诺的补贴一分没有

年5月份,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刘柱(化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当时,滕州市卫健局和医院,拿着枣庄市里的红头文件前来招聘。

刘柱所说的政策是枣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枣庄市财政局等四部门在年4月30号联合下发的《枣庄市事业单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试行)》。其中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规定,对择业期内到枣庄市事业单位工作的硕士研究生,由经费负担财政给予每人每月元生活和租房补贴,按月发放到个人工资账户,连续发放3年。在我市购买首套住房并已缴纳契税的,由住房所在区(市)财政给予5万购房补助。

但是去年8月份,刘柱入职医院后却发现,该发的补贴并没见到。刘柱认为,医院在申报环节的疏忽。

那么,这些补贴还能不能发放呢?记者首先找到了医院人力资源部。

医院人力资源部的答复是:

没说不发,补贴发放需要得到滕州市人社局和主管部门的意见,已经把材料往上提了。

然而,滕州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却告诉记者:

医院自己发放的,无需提交材料审批。

刘柱表示,当初回到滕州,主要是被枣庄市的人才补贴政策吸引,但是现状却让他们非常后悔。当初医院有50多人,因为待遇不落实,已经走了有三分之一。

招聘时拿着红头文件说好的是每个月补贴1千块钱,可一年多了,一分钱的补贴都没见着。对于短片中刘柱的问题,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表示,再好的政策不落实就是一纸空文。几个部门都可以在一起商量,只要符合政策就要坚决兑现政策。

为了解决乡镇事业单位人不愿来,来了留不住的问题。在年山东省出台的《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若干意见》中要求落实基层待遇保障有关政策措施,提高乡镇工作补贴标准。

然而,诸城市各个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却一直领不到这项补贴。

为什么这项补贴迟迟没有发放呢?诸城市卫生健康局人事人才科工作人员回复:

诸城年政策出了,卫生口在政策之外。咱落实上级政策,(国家)政策上面也没有写(行业)范围,我们局里原来一直给争取,但是一直没有明确答复说可以发。

问政现场连线了诸城市常务副市长孟祥韬。孟祥韬表示,年诸城的补贴政策,把卫生口排除在外,这两年局里一直在争取。今年7月6号该工作方案在政府工作报告上进行研究,对于这件事上我比较内疚,是我们的工作慢了。乡镇卫生工作人员确实不容易,今晚将连夜研究,加快细化工作方案的实施。确保本月底执行发放到位。

03

乡村教师37年教龄却评不上副高

市县镇三级教育部门

给不出个明确说法

王先生是汶上县某乡村小学的教师,开始在当地学校任教,至今已有37年的教龄。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王先生已经满足基层中小学教师“专属”副高级职称的申报条件。

然而,当他准备好材料进行申报时,被泼了一瓢冷水。

我们学校有4个该进的老师,后来来了一个通知,说名额限制,我们学校只分一个,其中也包括校长自己,校长也在等着进,他也没进。

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规定:符合标准条件的乡镇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在乡镇从事教学工作累计10年及以上申报中级职称、20年及以上申报副高级职称、30年及以上申报正高级职称,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按通知要求,王老师完全满足申报副高级职称的条件,且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专属职称的名额限制到底从何而来?记者连续咨询了济宁市市、县、镇三级的教育部门,三部门却给出不同的回复。

汶上县郭楼镇教办:市里给咱的指标,县里就得按市里的指标来安排。

汶上县教育体育局:市里政策就是弄了指标之后分给乡镇了,乡镇怎么安排是他们安排。

济宁市教育局:什么是名额?名额不知道。这个是各个县市区自己把握,我们这一块儿不多干预。

记者在济宁市其他县区继续走访发现,同样有像王老师这样高教龄的乡村教师无法申报职称的情况。

不仅仅是高教龄的老师,因为缺编,名额少,一个老师都要带好几个班。一位刚从进士张小学转学的学生家长抱怨:四年级了还没有英语老师,音乐体育老师也缺。

除了在编名额欠缺以外,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也给新进教师的招聘带来了阻碍。“工资挣那两个钱,没人家干外边辅导机构挣的钱多。”

针对片中反映的情况,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表示,孩子上课没有老师,家长很不安心,我们教育部门工作做得不到位,尽管这些年每年大量培育师资,但是有些地方还是欠缺,乡镇基层的老师留不住,流动性比较大。

具体问题,济宁市教育局局长高广立表示,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解决,凡是符合20年以上教龄的都可以申报,学校按20年教龄和副高职称的其他标准进行把关,县人设教育部门进行审核推荐,市级教育部门联合进行评审。

04

糊弄谁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