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汪泷通讯员张明
5月30日,济宁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护童成长现场观摩会在汶上县举行。
济宁市政府副市长王宏伟在仪式上讲话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面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决策部署,广泛普及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思想认识,凝聚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共识,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氛围。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观摩了汶上县童康复中心、第四实验小学小楼小区关爱儿童工作站、汶上街道未保工作站、汶上街道八里桥村儿童之家,对汶上县未成年保护和护童成长工作开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在第四实验小学小楼小区关爱儿童工作站,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老师吴静,正在给孩子们开展一堂生动的心理辅导课程,她通过让孩子们自行在玩具架上选择喜欢的玩具,并放置在沙盘上,来分析出孩子目前的心理状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看到,整堂课充满了趣味性,让孩子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来接受心理辅导。
据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6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的出台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济宁市《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定于6月份为集中宣传月,主要通过现场宣讲、入户宣传、投放公益广告、开展专题学习和培训、组织系列主题活动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进行广泛宣传。
作为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护童成长”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近年来,汶上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开创了“三级书记”抓未保工作的责任体系。积极推动工作站点向基层延伸,实现县域内儿童关爱活动站全覆盖,连续三年投入资金余万元,采取“社区+儿童”、“养老+儿童”、“学校+儿童”模式建成各类未保工作站点58处,为开展未保工作提供了阵地支持。与此同时,汶上县积极完善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全力改善未成年人监护状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团体教育服务递送,并及时开展个案帮扶服务递送。运用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种活动,确保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切实帮助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年以来,举办儿童“五防教育”56次,监护人亲职教育和儿童体育活动32次,婚姻家庭辅导对,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意识和父母监护意识。
为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量,汶上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配备了一名联络员,各镇街配备一名儿童督导员,各村居配备一名儿童主任,将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作为有力补充,同时引入专家团队,坚持每年对工作队伍人员进行“分层级、多样化、全覆盖”的培训,实现了工作人员数量、素质“双提升”。近年来,汶上县连续举办“最美儿童主任”评选活动,每年评选出50名热爱未成年人保护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乐于奉献、热心服务的儿童主任予以表彰,通过开展评选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各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了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通过健机制、夯平台、强队伍、送服务,汶上县建立起“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和联动机制,政府主导、民政牵头、多方协作、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格局逐步呈现。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