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称江淮大地,简称“皖”,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得名。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淮河穿安徽而过,将这里一半分为南方,一半分为北方。康熙六年也就是公元年,江南省一分为二,安庆、徽州两府各取首字组合成新的安徽省。今天我们来说安徽省内一个曾被称为“龙兴之地”的地方,古时有庄子与惠子会于此处,如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凤阳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古称钟离、临濠,后以山为名。说起濠梁这个名字可能不少人会比较陌生,但说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并留下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与“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论断,很多人会熟悉不少。而故事的发生地濠梁就位于今天的凤阳县。
说到凤阳的名字由来,还得从明帝国的开创者、太祖朱元璋说起。元末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回到家乡,将原来的濠州改称临濠府。明洪武六年,朱元璋在家乡置中立府,第二年又将府治迁到凤凰山之阳,御赐府名“凤阳”,凤阳由此得名,县名一直沿用到多年后的今天。
可能没有人想到多年前它差一点儿成为大明王朝的一国之都,作为朱元璋的龙兴之地,故乡成就了他九五之尊的地位,朱元璋曾一心想把都城搬到坐拥前江后淮、地理位置优越的中都凤阳。明中都的面积也远远超过当时南京明故宫的规模,甚至比后来的北京故宫面积还要大。
只是朱元璋在大力修建富丽堂皇的中都之时,工程十分浩大,九万工匠先后参与其中,甚至还有大量民夫被征,百姓苦不堪言,劳民又伤财的行为不仅引发工匠不满,也激起极大的民愤。从明洪武八年明中都被废弃后,凤阳之地的地位一落千丈,从此湮没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再也没有了曾经的高光时刻。
年,凤阳的小岗村成为改变亿万农民命运的一声惊雷,再次书写彪炳史册的篇章。18位农民冒着亘古未有先例之风险秘密签下了一份把集体土地承包到农户个人的契约,曾经的一个无奈之举不仅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命运,也开启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改变了中国农民的命运。更是让凤阳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你对凤阳还有哪些深刻的印象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