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山东省妇联发出通知,在全省实施送技能、送岗位、送健康、送关爱、送服务“巾帼脱贫‘五送’行动”。各市妇联纷纷行动起来,发动县乡村三级妇联多措并举,推动贫困妇女如期脱贫,巩固脱贫成果。本文选取济宁“‘五送’行动”的几个侧面,窥一地而知全省。
”
送技能、送岗位、送健康、送关爱、送服务
△济宁市妇联积极与金融服务机构对接,帮助创业妇女解决融资问题。
送技能:“空中课堂”学家政
“睡眠不足影响孩子发育……宝宝出生后一年内会出现厌奶期……”金乡县鸡黍镇赵庄村的朱大姐每天下午4点准时收看“诚信大姐”在线微课堂,认认真真做笔记。疫情防控期间,她不能出门参加线下培训,幸好有“空中课堂”帮忙,让她能及时学习家政新知识、新技能。
从年起,金乡县妇联携手家政服务公司,为当地广大有家政就业需求的妇女尤其是贫困妇女提供技能培训等服务。疫情防控期间,转为线上教学,还为学员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
△这是疫情之前“巾帼家政”服务项目的技能培训现场,如今课程在线上开展。
朱大姐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们都在上学,丈夫有肢体障碍干不了重活儿,养家的重担落到朱大姐一个人肩上。朱大姐很要强,也不怕吃苦。村妇联主席了解到她的情况后,让她报名参加学习,并很快拿到了从业资格证书。朱大姐在县城找到一份育儿嫂的工作,离家很近,月薪元。疫情防控期间,朱大姐天天到“空中课堂”学习,“学得多了,经验多了,挣得还能更多。”朱大姐说。现在的她对生活充满信心,她相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过上小康生活。
近些年,很多金乡人从农村搬到了城镇生活,收入来源却仍以务农和打工为主,外出打工不能照料老人和孩子,金乡县妇联确立了“巾帼家政”的就业脱贫思路,余名妇女群众从中受益,其中包括贫困妇女多名。
金乡县“阳光大姐”是第一批加入的家政企业。负责人韩金凤表示,“如果没有妇联,我们根本联系不到这些姐妹,也不知道谁有这方面的就业需求。妇联就像是一条纽带,把我们紧紧联系到了一起,既帮助企业招到了人,也帮助妇女姐妹学到了技能、找到了工作。”
送岗位:“流动车间”在家门口
鱼台县王庙镇南房村,安燕一大早就来到省级“大姐工坊”——太阳贸易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她是车间主任,按照防疫要求,每天都对车间进行两次消杀。
消杀工作做完,戴着口罩的工人也陆续来到车间并自觉拉开距离坐在工位上开始娴熟地编织草制品。车间复工已经有一段时间,大家对工作要求早就熟稔于心。
扶贫车间2月下旬开始着手复工,可当时许多工人心有顾虑不敢上班或者想上班却出不了门。安燕对着采买来的一堆口罩和消杀用品叹气。后来,在镇妇联的指导下,车间借鉴“外卖无接触送餐模式”,这才得以顺利复工。
△疫情发生后,车间借鉴“外卖无接触送餐模式”,大部分员工在家加工,车间内人不多
什么是“外卖无接触送餐模式”呢?
50多岁的残疾人徐礼春打开扶贫车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