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农资价格涨藏粮于技成本降——来自产粮大县汶上的田野观察记者王阳谷雨时节,走进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种粮大户”张道立的粮田,春光明媚,麦苗翠绿,农民们正抓住“雨生百谷”适播期紧张劳作。今年以来,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上涨。汶上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齐向阳介绍,与往年相比,农资整体价格来到高点,农药价格最高涨幅一至两番。“较去年,今年小麦追肥总体价格每吨平均涨了元至元。进入3月份以后,小麦进入了春季田间管理阶段,化肥、农药、浇地需要大量资金。”道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道立说。除了农资产供储销保障到位,怎样才能既降本又增产?汶上县找到科技这把“新钥匙”。今年张道立的合作社新上了小麦镇压机,有效将松软土壤进行压实,达到保肥保水的目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有施肥模式下,每亩小麦追肥大约需要40斤至50斤,通过使用镇压机作业,每亩小麦追肥大约为20斤至30斤。虽然农资价格上涨了,但是通过技术升级加上新设备引进,总体支出却比去年要节省了。当地专门出台政策,支持土地托管服务组织发展大马力机械、智慧农业平台等科技含量高、管理效率高、作业规模大的农业机械装备。年,汶上落实农机补贴资金万余元,补贴机具数量超过台,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95.3%。“机器换人”也在田野间发生。郭仓镇大粮公司负责人说:“在我们托管的耕地上,配备着大型拖拉机、联合深松整地机等农业机械多套。开展智能化烘干储藏服务,解决过去无人种田、种田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今年,通过生产资料集中采购、农机作业统一调配,大粮农业服务公司的种地成本每亩至少降低元;通过开展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药化肥用量降低20%。目前,大粮公司托管服务面积已达20万亩,服务农户余户。“科技种田”成为地方“粮食经”。汶上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当地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通过创建“绿色高质高效”种植示范区,降肥减药,实现增产提效。“现在种地方便多了,这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平坦的土地全程都能用上农机,省力又省钱。”汶上街道北坡村“种粮大户”赵中凯指着自己管理的麦田说,“光小农水这一块,按两季庄稼要浇上三、四遍水计算,我承包的亩地一年就能省10余万元。”从秸秆还田、深耕深松、宽幅精播、播后镇压、测土配方施肥,一直到最后的小麦“一喷三防”,这个县总结推广了多项种植技术,使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汶上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胡继广说:“为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建成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60余万亩基础上,我们继续加大投入,统一规划,进一步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县粮食总产量常年稳定在80万吨以上,加上今年农资保供稳价的多种措施获得农民好评,我们对确保夏粮丰收‘开门红’有了更大把握。”
End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