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汶上县 >> 汶上县风景 >> 梁山县五里堡村

梁山县韩垓镇五里堡村位于梁山县的最东南端,东南与汶上、西与嘉祥搭接,人口约人,是韩垓镇的第一大村。

五里堡曾叫双槐树村,明初疏浚大运河,五里设一堡,十里设一闸,此处居开河闸五里,因此更名为五里堡。

五里堡村历史悠久,古属东平郡寿张县管辖,春秋齐于今山东省东平县新湖乡霍庄置良邑,战国改称寿邑,秦改建为张县,西汉改称寿良县,东汉因讳光武帝叔父良字易名寿张县。北魏时,寿张县治由今东平境内霍庄一带迁至今梁山县城西北十公里寿张集。汉至三国期间,寿张县境域广袤,梁山以南20余公里阚乡城亦一度属之。

《史记》载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又说“蚩尤祠在东平陆监乡,监即阚”;《集韵》:监音阚kan,地名,在东平郡”;《史记·封禅书》:“祠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

“蚩尤冢,在南旺湖中,故寿张境也,《皇览》曰,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冢高七尺,常以十月祠之,有赤气出如绛,民名为蚩尤旗,郡国志曰东平有阚亭,按东平陆在汶上阚亭,鲁诸公墓焉,即此地矣”(明.于慎行《兖州府志》三-卷三十三)。

上面提到的“阚乡城”,即当地人所说的“陷皇城”,北宋因地震阚城被毁,留下六十年一现的美丽传说,城内的蚩尤冢,应为现今看到的吴家林大堌堆。

吴家林原应属姬家林地,后被南旺吴氏争到,“祖茔地在五里堡西六十二小亩,余二世”(《吴氏族谱》卷一,民国十四年谱序)。明吏部尚书吴岳的父亲,吴氏三世祖吴鼐葬在此地,“鼐,诰赠荣禄大夫,吏部尚书,太子少保,行三子三,葬于五里堡西南三里许丙向”(《吴氏族谱》卷二第一页)。

阚城为阚姓的原住地,阚姓并奉蚩尤为先祖,按《阚氏族谱》:上古周朝有阚国,相传是黄帝姞姓子孙的封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阚氏;又,春秋时,齐国有大夫止被封到阚,其后人以此封地为姓,称为阚氏。《续夷坚志·蚩尤城》:“蚩尤阚姓,故又谓之‘阚蚩尤城’,城旁阚氏尚多。

古阚城立于大野泽中,济水支流北经城西,风景秀丽,气势磅礴,且“晨起者常于烟雾交加之会,见城堞宫室之状”(《姬氏志》阚城志〉)。据目击者称:日出之前,云雾弥漫,在烟波浩渺的南旺湖面上,出现巍巍城墙,在正前面偏右方有一座城楼,片刻,只见城门开启,隐隐约约有不少旅商出入,蜃景在晨雾笼罩中飘飘忽忽,时隐时现,待到日出,景色慢慢变淡,直至消失。据说这种现象五十年代还出现过两次(《揭秘蚩尤家园:一座湮没五千年的历史古城》,作者:汪海波)。

上图为《姬氏志》所载地图(笔者注:该地图应该有误,根据史料记载蚩尤冢应在鲁诸公墓东二里许,而此图标在了鲁诸公墓西二里许了,下面有介绍。)

苗姓也认同蚩尤为始祖,苗语的“直米利”发音应与汶上的“致密”基本相同,经学者研究,“孔子宰中都”,治在致密城,这里致密城,应为后来的阚城,这在汶上县志中也有记载。

桓公十年(前),鲁桓公曾游于此地,观其所象,占卜吉凶,大为感叹,告诉左右,他想死后就葬在这里。次年冬十二月,他又约宋国国君马冯在阚城举行了会谈。桓公死后,鲁国大夫便遵照他的遗愿,将他埋葬于阚城西南的凤凰岭南坡(此处说明姬氏志地图有误)。其后的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八公也多依照周代埋葬天子的礼仪埋葬于桓公墓以南。又因此陵墓此桓庄二公居上,所以也叫“桓庄陵”。凤凰岭东北侧原建有更衣楼(一名更新楼),为鲁国国君、大夫们前往祭祀时的更衣憩息之所。鲁昭公死在被逼逃亡之地——晋国边邑乾侯。之后,被擅权的季氏大夫埋在了鲁诸公墓道之南(外),以示死后不得意进祖茔之意。据载,对这种违反礼仪法规的葬法,当时鲁大夫驾鹅曾苦苦加以谏止。后孔子就任鲁大司寇,主持在昭公墓南面及墓地东西两侧开掘了一条“U”形沟堑,意在聚合昭公遗散在外的魂灵,使与以上诸公墓神灵相沟通。这条沟,后人命名为“孔子沟”,又名“讲沟”(寓孔子曾于此地讲学之意)。这里即是当地人所说的皇林。

应在明代后归汶上县管辖,明万历年间汶上县志对鲁诸公墓和蚩尤冢均有记载。“蚩尤冢,在南旺湖中,故寿张境也,《皇览》曰,蚩尤冢在东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冢高七尺,常以十月祠之,有赤气出如绛,民名为蚩尤旗,按郡志云:南旺诸湖,即鲁之阚泽,旧在寿张境内,今已改属汶上”(明.万历《汶上县志》卷七.杂志)。

上面史志中提到的南旺湖,古代为巨野泽的一部分,据《禹贡锥指》’载:“湖即巨野泽之东端,萦回百余里。宋时与梁山泺合而为一,亦名张泽泺”。至元二十年(公元年),开挖由任城(今济宁市)至安山入济水的济州河以通漕运。济州河南北穿南旺湖而过,将南旺湖一分为二:运西部分称南旺湖,周九十里,运东部分称南旺东湖,周近一百里。

明永乐九年(公元年),疏浚会通河筑戴村坝引汶水经小汶河至南旺分水济运,小汶河穿南旺东湖入运,又将南旺东湖一分为二,小汶河以北称马踏湖,周三十四里;小汶河以南谓蜀山湖,周六十五里;运河西岸的南旺西湖则独享南旺湖之名。明嘉靖十四年(公元年),筑南旺湖堤,周五十二里。

这些湖曾是大运河的水柜,用来调节运河水位,对运河航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今当地村民所称的东湖即过去的马踏湖,西湖为过去的南旺湖。

年梁山设县后,五里堡始归梁山县管辖,五几年曾有一段时间又归过汶上县,后一直属梁山县。

年设立开河公社,年10月改韩垓公社,五里堡先后属于开河公社、韩垓公社管辖。

年改开河乡、韩垓乡后,五里堡改归开河乡管辖。

年12月,撤销开河乡、韩垓乡,合并设立韩垓镇,五里堡复归韩垓镇管辖。

五里堡村为多姓混合居住,最早居住的应为倪姓,后各个姓氏先后迁入,如今刘、陈、薛为该村的三大姓氏。另有倪、崔姓人口也不少。

(图:梁山县韩垓镇五里堡小学的多名学生在课间操时间跳起广场舞)

敦睦堂刘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