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崔坪村发现,这个静静耸立在中岳嵩山脚下原来没人识的省级贫困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修了公路,装了路灯,建了企业,有了新产业,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即将竣工,乡村旅游项目开业在即,昔日破败落后的小山村正脱胎换骨……摁着红手印挽留的驻村书记崔坪村属于省级贫困村。村子虽离乡镇不远,但山村多山地林地,耕地面积仅亩,且石沙土质,粮食产量偏低,村集体无经济收入。年8月,郑州市纪委群众工作队对崔坪村定点帮扶,并派徐红炜任驻村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崔坪村83户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年实现了全面脱贫。年11月,第一批驻村书记任职到期,按说“完成任务”,徐红炜该回单位工作了。可崔坪村的35名党员联名写信,两次到郑州市纪委请求徐红炜继续留任驻村书记。“以前总认为上面来的扶贫工作队就是个形式,通过这两年的接触,真没想到市纪委干部作风这么好,没想到工作队会住下来真心帮扶,更没想到工作队把俺这黑老窝当作自己的家。”村民崔华峰说。看着一张摁着红手印的信,郑州市纪委领导班子一致同意让徐红炜担任第二批驻村书记。“纪检监察干部就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解民忧、暖民心,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郑州市纪委常委冯忠信说。面对党员的挽留、群众的期盼和组织的信任,被“拽”回来的徐红炜毫无怨言继续担当起了驻村书记的重任,带领村民又在乡村振兴路上奔跑起来。徐红炜说:“我要学《朝阳沟》里的栓宝,在农村再干它‘一百年’。”建设中的美丽乡村脱贫奔小康的“主心骨”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工作队入驻伊始,就带领村民提出了“建支部堡垒、做党员标兵、聚党群真心、富全体村民”的党建理念和“发展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全面精准脱贫、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在落实脱贫攻坚任务过程中,不断强化党支部的引领带动和战斗堡垒作用。驻村工作队带领村“两委”,实行党员家庭户挂牌亮身份行动,对支部和全体党员实行积分管理。39名党员每人联系6到8名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化解矛盾问题。捐赠10万元建设崔坪村党建广场,不断完善党史室、党员活动室等党建阵地。坚持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建立功能型党小组,即“党建和扶贫政策宣传党小组”“村容村貌卫生监督党小组”“产业发展项目服务党小组”和“工程质量监管党小组”,每一名党员根据自身情况,认领一个工作岗位投入工作。工作队与党支部开展“五个一”活动,联系郑州市纪委机关党员与该村组党员一起帮扶困难群众,到群众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吃连心饭,一起打扫卫生,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阵地建立了,支部加强了,党员干部凝聚了,想民、为民、帮民、富民的意识明显增强起来。“工作队就是俺村的‘主心骨’,没有他们的帮扶,还真不行。”老党员姜苟旦说。有特色的乡村游项目迎“雁归”助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一定要肯下‘绣花工夫’,不但让贫困户‘扶上马’,还要‘再扶再送一程’,彻底让贫困户脱离穷窝。”郑州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周富强带领机关党员干部十余次深入崔坪村实地调研,为崔坪的发展描绘蓝图:拉动产业链条,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绘制了一张蓝图,而“乡土人才回归”则是绘制这张蓝图的关键所在。徐红炜和村“两委”班子研究,拿出“政策干货”喜迎“雁归”,助推乡村振兴。今年29岁的邱志民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后曾辗转多地,后在郑州一家中医培训机构工作。谈起返乡创业,邱志民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我回来创业,还是在工作队的鼓励和帮助下,搞起了艾草加工。”“起初父母反对我回来,想让我有个稳定的工作。”邱志民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真是给他帮了大忙,协调流转了近百亩土地种植艾草,而且还成立了艾草种植加工合作社,对生产的艾草进行深加工。“现在我生产加工出的艾草产品有艾条、艾柱、艾绒坐垫、艾草足浴粉等10几个品种,目前产品供不应求。”邱志民介绍,去年加工艾草80余吨,产值达到了多万元。合作社现种植的艾草已不能满足生产加工需求。“今年,我想吸收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创新品牌,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走上乡村振兴道路。”邱志民信心满满。目前,崔坪村已不少外出人员返乡创业,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帮助群众赚,为崔坪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生力量。艾草产品带致富七顾“茅庐”引来“金凤凰”在崔坪村的西北角几百米处的山坳里山青秀美,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蜿蜒小路连接着29座民宿,好一幅中原乡愁景象。“这就是由陕西袁家村联合崔坪村共同打造的‘中原印象’乡村旅游项目,引进这个项目,那真是不容易。”工作队对七次去袁家村“联姻”的艰辛历历在目。前三次去,没见到人家村里一个领导,更别说谈合作了。回来后,郑州市纪委监委领导亲自协调,工作队再次联系袁家村里的负责人。第四次去,才有人引导在村里转了一圈,并介绍了村里的发展情况。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工作队一次次奔赴陕西,终于见到了袁家村的掌门人——郭占武。因为工作队早认真细心地了解袁家村的发展情况,原本半个小时见面时间,最后谈了近两个小时。最终郭占武答应有机会来咱村里实地查看,然后再做决定。功夫不负有心人,年9月,郭占武在对崔坪村实地察看后,被当地的自然风光、生态植被、登封人文文化所吸引,当即就决定合作,并签订了合作协议。年4月,“袁家村·中原印象”乡村旅游项目开工建设。袁家村、崔坪村两村终于异地“联姻”成功,目前项目已投入资金余万元,“中原印象”基地雏形凸显。“中原印象”呼之欲出经过郑州市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四年的帮扶,如今的崔坪村,投资万元修建了5公里旅游公路,铺就了奔小康的康庄大道;投资万元的石崖河河道治理和沿河道路工程全部完工,昔日小河沟已成乡村靓丽风景线;投资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已经完成地面工程,7月即可投入使用,生态环保的崔坪更加美丽;投资1.8亿元的崔坪村新设郑少洛高速少林(崔坪)下站口顺利落地,今年“十一”即可通车……如今的崔坪,投资万元建立了石磨加工、石磨豆腐等老作坊特色产品加工生产车间,生产山村绿色健康食品,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8.6万余元,产业带动32户,推荐就业70余人。土地流转余亩,经土地、房屋等流转和补偿及土地收储等工作,已向村民发放资金万元,仅此一项,村民人均收入已超1.9万元。现在的崔坪村,已从过去的脏乱散差的省级贫困村蝶变为省级生态村、省级集体经济试点村、郑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郑州市级美丽乡村和登封市文明村。(通讯员张乔普、宋跃伟记者李向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64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