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生鱼片,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日本。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生鱼片的发源地,并不是日本,而是烹调手法五花八门的中国。中国吃生鱼片的历史,比日本建国的时间都要久。不信的话,今天就跟大家捋一捋,生鱼片是如何在各个时代占领我们餐桌的!

生鱼片在古代被称为鱼脍或鲙,早在公元前年的周朝,中国就已经有吃鱼脍的记载。西周青铜器“兮甲盘”上就有铭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周宣王时的名臣尹吉甫挂帅出兵,抗击猃狁部族,凯旋而归。于是大宴庆祝,宴席上的主菜正是烧甲鱼加生鲤鱼片。《诗经?小雅?六月》中也印证了这件事:“饮御诸友,炰鳖脍鲤。”其中的“脍鲤”,指的就是生鲤鱼。

“兮甲盘”,也称兮田盘、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中国国宝级文物、西周重器,西周晩期青铜器。宋代出土。▼

《礼记》有载:“脍,春用葱,秋用芥。”这说明先秦时期,古人在吃鱼脍时,已经要在佐料上下功夫了,一般常用葱和芥末做酱料来调味。芥末有很强的杀菌、解毒之效,尤其针对各类海鲜。于是这种吃法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到了三国时期,大家也很喜欢吃鱼脍。曹植的《名都篇》里就写到一种吃法“脍鲤臇(juǎn)胎虾”。其实就是把生鱼片蘸着虾酱来吃。这个虾酱,也和我们如今吃的非常相似,就是用小虾加入盐,经发酵成黏稠状后做成的调料。

食用鱼生在唐代似乎是到达了鼎盛时期。许多唐代大诗人都挥毫记录下了对这种食物的热爱。王昌龄的《送程六》中赞“青鱼雪落鲙橙虀(jī)”;王维在《洛阳女儿行》中咏“侍女金盘脍鲤鱼”;白居易的《轻肥》中有“脍切天池鳞”,《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又写道“朝盘鲙红鲤”……

在生鱼片的吃法上,唐代也颇为讲究。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极其精湛的刀工。切生鱼片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斫(zhuó)脍。斫脍的时候,砧板上面要铺上白纸,以吸收脍刀压出的鱼汁。表面不湿的生鱼片,能够松散地摆在盘子里,无论视觉和口感都很好。刀功高明的厨师,不仅生鱼片切得极薄极细,而且白纸上几乎不沾汁水。杜甫为此有诗赞叹道:“落砧何曾白纸湿”。

我们的大诗仙李白更喜欢亲力亲为。他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鲁中都有小吏逢七朗以斗酒双鱼赠余于逆旅因鲙鱼饮酒留诗而去》。这题目也是颇长了点,写的就是他吃鱼生的那些事儿。

天宝六年(年),李白携带幼子路过中都(今山东汶上县),与一位素不相识、名叫逢七朗的小吏相遇,那人慕名而来,还提着一罐当地酿造的土酒,并拎着两尾刚从汶水里捕获的活鱼。李白被感动了,亲自操刀斫脍,与这位“诗迷”对饮,临别还以诗相赠。诗中写到“双鳃呀呷鳍鬣张,拨剌银盘欲飞去。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足见诗仙的刀工也相当了得。

除了要切的薄,配料上更是下功夫。唐代有所谓“金齑玉脍”之说。玉脍是形容生鱼片颜色洁白如玉,而金齑(jī)是指调料的色泽金黄。金齑其实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八和齑”。《齐民要术》里详细地介绍了八和齑的做法。它其实是一种高级调味品,用蒜、生姜、橘皮、白梅、熟粟黄、粳米饭、白盐、醋八种食材混合而成的,用来蘸着吃鱼脍。这样的组合,既能去腥提味,也能杀菌祛毒,进一步提升了生鱼片的风味。

重点来了,生鱼片正是在唐代这个时期由遣唐使传至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并在那里得到了发扬,成为了日本代表性的国菜之一。

宋朝时食用鱼脍依然十分普遍,文献中排得上号的鱼脍至少有三十八种,如“鱼鳔二色脍”、“红丝水晶脍”、“鲜虾蹄子脍”、“鲫鱼脍”、“沙鱼脍”、“三珍脍”、“水母脍”等。这“水母脍”据说来自谗臣张俊宴请宋高宗的菜单,据说与现在的“生拌海蜇”相差无几。此外,大文人苏轼与陆游都非常喜欢吃生鱼片,他们现存的与鱼脍有关的诗词就分别有十三首和三十七首之多。苏轼的《将之湖州戏赠莘老》列举了湖州的美味,其中“吴儿脍缕薄欲飞”,指的就是湖州的生鱼片。陆游《秋郊有怀四首》提到“缕飞绿鲫脍,花簇赬(chēng)鲤鲊”,《醉中怀江湖旧游偶作短歌》又品道“野鱼可脍菰可烹”。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时期出现了“炒”这种烹饪手法,给既追求鲜美又忌讳生冷的中国人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生食很快便失去了曾经的宠爱。不过,吃生鱼的传统并没有就此消失。

元朝蒙古太医忽思慧为几代元朝皇帝的菜谱中,其中一道菜就是生鲤鱼片。明代文学作品中鱼脍出现的频率远低于唐宋诗词,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仍有记载:“刽切而成,故谓之脍,凡诸鱼鲜活者,薄切洗净血腥,沃以蒜齑姜醋五味食之”。在清朝宫廷的纪事中,同样提到宫中有鱼生供应。

现如今,如果你想体验生鱼片的美妙滋味,倒也不一定非要去吃日式料理。宁化、五华、兴宁等地的客家人至今都有吃生鱼脍的习惯。客家人多是古代从中原迁徙而来,之后便深居山地、远离征伐,因而客家的生鱼脍特别原汁原味。除此之外,广东的“顺德鱼生”也值得推荐。品质好的顺德鱼生要先将鱼放在山泉水滋养几天,以消耗体内脂肪。片好之后还要再冷冻一会,这样鱼生才会格外爽滑甘甜。进食时蘸以蒜片、姜丝、葱丝、洋葱丝、椒丝、酱油、花生碎、芝麻、指天椒、香芋丝、炸粉丝,再加上油、盐、糖混合成的调料。真可谓是吃鱼生的最高境界。

不过,疫情期间大家还是尽量避免生食,特别是鱼、虾、蟹、贝类等海鲜食物一定要充分加热后再食用。毕竟,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才有吃遍八方的本钱嘛!

文案:许柔嘉

编辑:廖璐

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

螺老师(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