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哪里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8818.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从伟

2月5日,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汶上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据了解,汶上县打造“乡土讲师团”,用百姓话宣讲党的声音,打通宣传教育群众“最后一公里”。

“要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最后一公里’,关键是打造一支生活在群众身边、永远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乡土讲师团的成立有效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发布会上,汶上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卫国如是说。“乡土”二字就是本乡本土的意思,汶上县“乡土讲师团”成员主要由理论功底扎实、熟悉社情民意、政治责任感强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战士组成,并且有一技之长。

“宣讲内容围绕党的科学理论、民生政策、移风易俗、文明风尚、好人好事、传统文化、家风家训、农业科技、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群众生产生活等内容进行。”张卫国介绍,宣讲形式上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专题式、讲座式宣讲,也可以有小品、三句半、快板、戏曲等表演式宣讲,还可以与群众忆经历、话成就、谈感受进行真情讲述式宣讲。语言风格口语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用小故事讲大道理,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确保宣讲活动让群众愿意来、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学得进、用得上。

“用百姓话宣讲党的声音,解决了群众‘听得懂’的问题,结合事例深入浅出,编排文艺节目,突出以文化人作用,解决了群众‘听得进’的问题,讲师团来自基层,解决了‘长期听’得问题,宣讲内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解决了群众‘愿意听’的问题。”张卫国说,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共组建讲师团80支,成员余人。

“乡土讲师团”成立以来,开展了常态化的宣讲工作,成为长期活跃在农村、永远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从年5月开始,汶上县建成的村级文明实践站每周至少开展1次乡土讲师团宣讲活动。广大乡土讲师结合身边事例,通过自编自演,创作戏曲《王晓红退彩礼》、小品《幸福一家人》、三句半《说说俺们朱庄村》、快板《结婚难》等余部乡土文艺节目,乡土讲师长期活跃在农村文化广场、田间地头,把党的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经典故事、优秀传统文化、脱贫攻坚事例讲给群众听,演给群众看,成为广大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切实打通了宣传教育群众“最后一公里”。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