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邱明潺潺沂河水从庄坞镇驻地一路奔向远方,早起的时光,徐启哲喜欢和其他几位同事到沂河边走走。沂河上的霞光经常在他的朋友圈出现,有远方友人觉得他的驻村工作充满诗情画意。徐启哲和其他4名同事,更希望已走过的近2年驻村,让这诗情画意加上了富足强大的底色。配套资金优先解决群众最期盼的牛蒡是古老的药、食两用食物蔬菜。味辛、苦,中药典籍中这样描述它的味道。素有“牛蒡之乡”美誉的临沂市兰陵县庄坞镇,自年开始牛蒡商品化种植,如今已成为最大的牛蒡种植、加工、出口中心。张宁是第二次参加驻村工作。年2月到年3月,他曾在临沂市临沭县店头镇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对农村的情感让他报名再次参加驻村工作。得知要到庄坞镇吕园村担任第一书记时,张宁在手机地图上翻看这个村的位置,还搜索了整个庄坞镇的情况。得知这个镇位于兰陵县东南部,地处罗庄、郯城、兰陵等3个区县交界处,也知道了这里是牛蒡的原产地。看到京沪高速南北纵穿庄坞镇,张宁以为那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先坐火车,再转大巴,从济南到这里花了8个小时。”年4月份,初到庄坞镇,山东省财政厅派驻的徐启哲、王健、张宁、严文达、刘晨5位第一书记们,感受到了这样的味道。通行的不便也体现在村里。5位第一书记进村了解情况,党群最期盼的是村里水泥路能实现户户通。“水泥路户户通是个普惠政策,但受当地财力、物力等因素限制,实现起来各村有先有后,我们带着各级拨付的配套资金过来,这些钱肯定要优先用在群众最期盼解决的短板上。”山东省财政厅派驻庄坞镇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徐启哲介绍。驻村后,他们把修建户户通、村内主次干道、下水道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坚持整体推进工程建设,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公开招标、统一建设施工、统一审计验收的“一整体四统一”的原则,共修建户户通及村内道路8万平方米、排水设施2.3万米、绿化美化3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余盏,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5个帮包村也全部率先通过了县级美丽乡村连片打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验收工作。装着群众他们才会把你当亲人除了帮助解决所属帮包村的道路建设,5位第一书记还配合兰陵县向上争取扶持政策和资金,把该县、等省道维修纳入规划。相比基础设施的改进,打开村民的心结需要更多的精力。驻村不久一天下午5点多,一名村民给徐启哲打来电话。“反反复复就说那几句话,也没提碰到了啥具体难题。”徐启哲听出来那名村民是喝多了。考虑到来电者的感受,徐启哲耐心“陪聊”了一个多小时才脱身。想到对方可能真碰到了难事,徐启哲第二天又去到那名村民家表达关切。贴心和细致,让第一书记们在5个村赢得了口碑。“心里装着群众,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严文达是一名90后,本就年轻加上一张“娃娃脸”,村民一度对这位年轻的第一书记心存有疑虑。眼看村庄日新月异,村民们的疑虑被打消,年长者甚至把他当自家的孩子般疼爱。这样的疼爱让作为60后的王健也感受过。“到了饭点非拉着你要进家吃饭,要不就是拿着包子塞过来,更像打仗一样才能脱身;有时开着车窗或者没锁车门,回来后就经常看见后座上不知道是谁给放了新摘的桃子、苹果,还有自家种的菜。”转业军人出身的王健体格健硕,“硬汉”外相下是一颗柔软的善心。逢年过节、头疼脑热,他必定要到村里老人家中探望;看到流浪汉赤脚难行,他把自己刚买的一双运动鞋送了出去。他进驻的大城子村果蔬种植基础相对比较好,入村后他通过建立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与农业公司达成合作发展高效订单农业,带动种植大户20余户,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27座,开展蔬菜无土栽培,让村民们看到了高效农业前景。村民们的回馈,是亲人间的天然情感。“我们这五人从60后到90后都有,年龄段搭配合理,并且总结出‘五人包一村一人包五村’的集体攻坚诀窍,5个第一书记发挥各自所长,让5个村子整体进步。”进驻肖姬村的刘晨也是一名90后,他说,肖姬村曾经是一个先进村,渐渐成为“后进”。面对复杂村情,团队式帮扶让他有更多的力量改变村子的面貌。团队式帮包,凝聚起强大的力量。着眼兰陵县蔬菜产业基础,山东省财政厅派驻庄坞镇的第一书记们,统筹使用年度工作组产业项目扶贫资金万元,联合镇级扶贫资金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18亿元来村投资,与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创建兰陵县运丰蔬菜食品有限公司,入选兰陵县重点项目、兰陵县“十大兴农项目”。项目启用后,将让包括庄坞镇特产牛蒡在内的蔬菜走上更广阔的市场。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47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