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但它又与其他工作不同,肩负着社会赋予的重任,教育着下一代健康成长。他们守着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任世界喧嚣,让岁月老去,用自己的执着和平凡,放下一个年少的梦想。今天跟随记者的镜头,去认识一下雨城区上里镇初级中学的校长高健。

与师结缘志做学生引路人

校园的早晨,是热闹的,忙碌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早上八点十分,记者来到雨城区上里镇初级中学,看见高健正在校门口面带微笑地迎接孩子们的到来。“高校长早上好。”学生们只要进校门就会礼貌地打招呼。高健也会微笑着点点头回应。到了八点半,待学生们开始上课了,高健又开始了他的第二项工作,巡查各个班的早读情况,检查教室与学生宿舍的卫生、纪律等问题。他边看着学生们读书的面容边说道:“每天早上我都是八点十分左右来到校门口,查看学生进校的情况,包括仪容仪表,进校纪律等,然后到八点半,我就要去看看学生早读情况,巡查学校各处的卫生,纪律等。”

谈起高健和学校之间的情缘,要从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说起。“最开始我都没想过要当老师。”高健回忆道:“当时汶川那次地震过后,我和几个同学相约一起去汶川支教,灾区板房里老师给学生授课的情形深深触动了我,从那时候起我就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当老师!

年,高健从大学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达成心愿,在雨城区中里中学任教初中物理(现雨城区上里镇初级中学)。可第一天报到他就遇到碧峰峡镇峡口塌方,望着远处延绵的群山,从小生活在成都的他并没有被大山“劝退”,依然坚定着自己要在这里当教师的梦想。高健跟着前来接他的校长到了学校后,感觉这里风景非常美,很快就喜欢上这里的山清水秀,爱上了雨城这座小城。

教学相长愿做学生同路人

刚到学校工作的高健凭借着一股好学、上进的拼劲,始终保持初心,立足课堂研究,认真思考农村初中的教育现状,敢于创新课堂模式,传递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上进的他很快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现任雨城区上里镇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从一名普通的物理教师到校长,他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他时常思考:我们是乡村学校,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云时代,我们作为老师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高健负责的是初中物理教学,作为科班出身,他对物理教学总是有自己的“打算”,他认为物理是科学学科,必须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实践,才能真正地学好物理,他总说:“物理就在身边,生活就是物理,当学生动手之后,他们对物理的感悟和学习成效一定是不一样的。”用高健的话来说,教育是一个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探讨、去推论,给他们讲得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除了课堂教学,在高健任职期间,还和老师们拧成一股绳,积极想办法逐渐丰富师生们的课余生活,国旗班、礼仪队以及三好篮球杯等新的队伍和活动接踵而至。

在十三年的教育生涯中,最让高健记忆深刻的,是他刚担任班主任那年,有一天早上,一个学生上课迟到了,高健让他看看手表,现在几点了,学生却说他不认识,高健当时就很生气,觉得学生态度不端正,跟老师说话,就连最基本的素养和尊重都没有,他当场就狠狠地批评了他。后来冷静下来,他找到这名学生谈心,才发现他不是态度问题,是真的不认识手表,于是,高健就到班上去统计究竟有多少人不认识手表,没想到统计结果让他意想不到,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当时我深深地意识到,教育不光是为了考试,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太值得我们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