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中,专门阐释用兵之道的是第七卦师卦,正所谓“大道至简”,作者虽寥寥数语,但把领兵打仗的理论阐述得简明扼要,下面一起来欣赏。
第七卦师卦
卦辞:师:贞,丈人①吉,无咎。(注释:①丈人,老成稳重的人。)
一、领兵打仗的结果,老成稳重的统帅领兵打仗是吉祥的,没有过失。
举例:公元前年,秦军进攻赵国,赵王派廉颇大将率领赵军前去抵抗。廉颇身经百战,颇懂兵法,面对凶猛强悍的秦军,采取坚守壁垒不出战的战术,使秦军无法获胜。秦军知道这样耗下去于己不利,便实施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怕赵奢的儿子赵括”这样的言论。再说赵王听了传言后,果然上当受骗,派赵括代替了廉颇。赵括领兵后,改变了廉颇的战术,主动出击,结果中了秦军的埋伏,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可见,军队的将领的确需要老成稳重的人去率领,否则是凶多吉少的。
初六爻,师出以律,否臧①,凶。(注释:①否臧(cáng):否,不成熟。臧:同藏,这里指没有宣传出来。)
二、行军打仗要依靠严明的纪律,纪律不成熟、宣传不到位肯定凶险的。
举例:春秋末期,晋国进攻齐国的阿、鄄(juàn)地区,同时,燕国也侵犯齐国黄河的南岸地区,齐国都吃了败仗。齐景公任命田穰苴为大将军,宠臣庄贾作监军准备去迎敌。田穰苴接受任命后,下朝后,与庄贾商定第二天正午在军营大门会面,共商出兵大事。第二天,庄贾的亲戚及朋友为其饯行,到了傍晚时分,庄贾才带大批使者醉醺醺驶进军营,田穰苴责问庄贾为何来晚,庄贾回答说亲戚为自己饯行,田穰苴厉声道:“将士从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要忘了他的家,临战前就要忘了所有的亲人,战斗开始后就要将生死置之度外。况且,敌人已入侵国境,国内人心骚动,士卒在边疆苦战,君不能眠,民不下咽,你还搞什么饯行!”庄贾满不在乎地回答:“饯行又怎么样?”田穰苴大怒:“军法官,按照军法,在规定时间内无故晚到的,应如何处置?”军法官答:“依军法,应予斩首。”田穰苴大喝一声:“正军纪,将监军推出辕门外斩首!”庄贾此时已惊醒,忙呼喊使者去向齐景公求救。使者过了一会儿,拿着符节驱车来解救庄贾时,庄贾首级已升上旗杆示众。使者也因违纪在军营中驰车,其手下人也受到了惩罚。从此,慑于大将军的威严,全军将士没有敢违抗军令的了。田穰苴军令如山,又能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晋军、燕军知道这种情况后,把军队都回撤了。齐军乘胜追击,收复了所有沦陷的领土,然后凯旋而归。
九二爻,在师①中②吉,无咎,王三锡命③。(注释:①在师:在军队中,指统领军队。②中:行为适中。③锡命:锡,奖励;命,命令。)
三、领兵打仗,行为适中就会吉祥,没有过失,王爷多次传令嘉奖。
举例:唐朝末年,由于安史之乱,其统治能力大不如从前,一些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崛起。董昌割据江浙地区,自立为大越罗平国皇帝,唐昭宗派遣钱镠前去平叛。由于从前钱镠跟随董昌四处平叛,曾是董昌的手下,钱镠就劝董昌归顺朝廷。董昌没有听从劝告,暗中起兵。钱镠没有办法,只好出兵将董昌打败。后唐昭宗为了奖励钱镠,赐其免死铁券,以恩泽其后人。将帅领兵在外拼死征战,作为皇帝就要对其嘉奖,以鼓励其再建新功。
六三爻,师或舆尸①,凶。(注释:①舆尸:舆,众人,众多;尸,尸体,尸体是不听指挥的。舆尸指不听指挥。)
四、军队有时不听指挥,是凶险的。
举例:《三国演义》中写到,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在秦岭以西,有一条路,名叫街亭,由于其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诸葛亮决定派自幼熟读兵法的马谡、生平谨慎的王平两人带兵去据守。临行前再三叮嘱二人到了街亭之后,要当道扎寨。唯恐有失,诸葛亮又派高翔领兵到街亭东北柳城,魏延领兵到街亭之右驻扎,以防一旦街亭有事,可引兵救援。且说马谡、王平领兵到达街亭,看了地势。马谡不顾诸葛亮的再三叮嘱以及王平的劝阻,决定在侧边的孤山上扎寨,王平拗不过只好引一部分兵马在离山十里下寨。当司马懿得知街亭有人把守时,哀叹诸葛亮神机妙算,又听说蜀国士兵屯于山上,领兵的是马谡后转而大喜,当即命令张郃挡住王平的来路,又令申耽、申仪引兵两路围山,先断了山上的汲水道路。第二天天明,司马懿带领大批人马把山围了个水泄不通。马谡在山上见魏军漫山遍野,甚是严整,命令将士下山与魏军决斗,但军士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下山。马谡大怒,在亲自斩杀两将后,众军才努力下山。只见魏军端然不动,蜀军又退到山上。马谡只好命令关闭寨门,等待援军。魏军自辰时困到戌时,山上无水,蜀军吃不上饭,寨中大乱,半夜时分,山南的蜀军大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司马懿又令人沿山放火,山上蜀军更乱,马谡只好驱残兵下山西逃,尽管魏延、王平、高翔先后赶到,拼力争夺,终因寡不敌众,街亭失守。由于马谡不听指挥,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无功而返。
六四爻,师左次①,无咎。(注释:①左次:左,古人把右作为正,把左作为偏;次,紧接着的行动。左次意思是紧接下来的行动打破常规。)
五、军队紧接下来的行动打破常规,没有过失。
举例:年,清朝的蒙古首领僧格林沁集中了大批精锐兵力,妄图剿灭北方农民起义军捻军。捻军在赖文光的领导下,采取了“走为上”的策略,有计划地组织后撤。捻军有时昼夜急走,几天就是一千多里,有时在方圆百里的范围内徘徊。僧格林沁尾随其后,昼夜急追,追到河南罗山以南的万家店时,部队已疲惫不堪。这时赖文光兵分两路,出其不意包抄了蒙军,蒙军见此情景,乱了阵脚,狼狈逃窜,自相践踏,被消灭了大部。僧格林沁遭到捻军的重创后,稍加整顿后,又去追赶捻军。捻军诱敌深入,即行撤退,从汶上县袁路口过河,到达军城西北的水套,和宋景师的黑旗军汇合,然后集中步骑,预设埋伏。等僧格林沁急匆匆赶来,一进包围圈,捻军就发起猛烈攻击,把僧格林沁和他的部队团团围住,最终将其全军覆没。可见,赖文光正是采用打破常规,出其不意的战术,才战胜了气势汹汹的僧格林沁。
六五爻,田有禽,利执言①,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注释:①田有禽,利执言:意思是田野里有猎物,利于前去捉拿,暗含的意思是敌人成为自己的猎物,利于去捉住。)
六、敌人成为自己的猎物,利于捉住,是没有过失的。长子率领军队,弟弟不听指挥,结果凶险。
举例: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秦军的统帅是白起,赵军统帅是赵括。秦将白起故意让赵括的军队取得了几次小胜。赵括尝到甜头,得意忘形,派人到秦营下战书,这下正中白起的下怀。白起分兵几路,形成对赵军的包围圈。第二天,赵括亲率四十万大军,来与秦兵一决雌雄。秦军诈败,此时被上几次小胜冲昏头脑的赵括哪里知道敌人用的是诱敌之计,率领大军追击,一直追到秦军营垒。秦军坚守不出,赵括一连数日也攻克不下,只得退兵。这时突然得到消息:自己的后营已被秦军攻占,粮道也被秦军截断,已陷入秦军的包围圈。一连四十六天,赵军粮草断绝,士兵杀人相食,赵括只得拼命突围。白起已严密部署,多次击退企图突围的赵军,最后,赵括中箭身亡,赵军大乱,可怜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
上六爻,大君有命:开国①承家②,小人③勿用④。(注释:①开国:指开国功臣。②承家:建立家庭。③小人:小人物,指没有建立功勋、地位低下的人。④勿用:勿,不停。勿用指跃跃欲试想去打仗,以便建功立业,也想得到君王的赏赐。)
七、君王发布命令:开国功臣接下来建立家庭。小人物就会受到刺激跃跃欲试也想去打仗立功,以便得到君王的赏赐。
举例:公元年,朱元璋平定天下,酝酿已久的封赏计划也付诸实施。其中:首先,封了六公,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常遇春去世较早)、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他们是最早跟着朱元璋一起起义的,在军队里威望和能力都很突出的几个人;其次,封28位大将军为侯爵。在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中,公和侯是最高的两级,地位十分尊崇。正是他们出生入死,东征西讨,才换来朱元璋的大明天下。因此,朱元璋除了高官厚禄,还给他们每人一块免死铁卷,不可谓不厚道。
师卦的内容阐述的是战争理论。卦辞、爻辞虽寥寥数语,但是作者把战争理论阐述得很全面和透彻。认为领兵打仗若想取得胜利:首先,统帅要有才能,老成稳重;其次,行军打仗前就要制定严明的纪律,并且要宣传到位;第三,将帅统领军队,行为适中得当是吉祥的,会受到皇上的传令嘉奖;第四,将帅要具有权威,军队包括将帅的亲兄弟都要绝对听从将帅的指挥;第五,将帅领军打仗,部队接下来的行动要打破常规,出其不意,才算没有过错;第六,行军打仗,如战争对象成为自己的猎物,将帅要设法果断予以捉拿,爻辞田有禽,利执言,作者字面的意思是抓野兽,实际是含蓄地表达抓敌人;最后,作者认为身为一国之君,要对战争中的有功之臣论功行赏,这对没被赏赐的小人物将是一种激励,激励他们也想参军报国,建功立业而得到赏赐。
以上战争理论,在当时无疑是金科玉律,即使在我们现在人的眼里,也是熠熠生辉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