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公务员是公务员层级当中的最基层,是最直接联系村、社区的,因此是各项政策有没有落实、落实到不到位、效果好不好的关键一环。

都说街道、乡镇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从大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综合治理、基层稳定、基础设施建设,到小的文化活动开展、教育医疗卫生保障、社会治安等等,各类事情纷繁复杂。

而作为街道、乡镇的一把手,书记肩负着最重要的责任,属于县(区)当中最重要的正科级党委,而且有的地方还是副处级干部来兼任街道、乡镇书记。

为什么乡镇、街道书记如此重要?

1.事务决策权。作为一把手,对于街道、乡镇如何发展、如何规划、如何执行上级政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虽然现在是集体决策,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一把手的想法影响。比如:脱贫攻坚怎么干?村村通的道路怎么修?目前发展定位怎么定位?等等。

2.人事决策权。一把手对于人事任免具有否决权的,能不能提拔、能不能调走,特别是做人事调查时乡镇、街道书记的意见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他觉得某个人不行,那肯定是提拔不了的。

那么,作为县(区)的重要岗位,乡镇、街道书记的下一步一般是什么呢?

1.调任到县(区)直重要部门。只要在任期内没有犯太大的错误,各项经济指标发展不错、工作有创新,有亮点,那么在3、4年以后,乡镇、街道书记一般都会动议。如果当时没有好的位置,一般都会调到县、区直部门任正职。比如乡镇党委书记到财政局、人社局、发改局等等部门任一把手,或者到常委部门任常务部长。也有另外的可能,就是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乡镇(街道)继续任一把手,不过一般这种情况都不是特别长。

2.直接提拔为副处级干部。一般来说,到乡镇任书记也是经历过至少两个正科级岗位锻炼了,对于提拔副处级干部在硬性要求上基本没有了。当前,各级对于基层干部的培养力度在不断加大,各类乡镇、街道书记培训班比比皆是,组织对于乡镇、街道书记更加重视。如果年龄比较年轻,很有可能就提拔到其他县、区担任副区长,或者是到地、市任市直部门的副职。我见过很多,从街道书记提拔为副县长、或者是提拔为团市委副书记,更或者是直接提拔为市级某个单位的副局长。如果年龄比较大,那么一般都会提拔到县里面的政协、人大任副主席了。就拿之前很火的云南某位书记来说,作为一个80后的乡镇一把手,火了之后被提拔至县政协任副主席。

总的来说,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是属于当地非常非常重要的正科级岗位,决策权、话语权比一般的县直、区直部门更有影响力(当然,重要的县直、区直部门除外),其下一步的话,与同级的县级、区级的一般部门来说,更容易提拔至副处岗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