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都双流有三所中学被誉为双流教育的“三驾马车”,为建设西部教育强县作出了贡献,它们分别是:中和中学、双流中学、棠湖中学,因其各自鲜明的办学特色,不断地吸引着成都乃至全省各地学子聚集,留下了一段迄今都在传唱的教育佳话。

随着成都不断发展,中和划归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双流的一个边界小镇,摇身一变融入成都主城区。从过去人们眼里的“老破旧”蜕变为今时今日的发展腹地,时间带走了很多,但唯独中和中学依然是人们熟悉的样子,是许多人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初夏时节,民盟成都市高新区总支副主委、成都中和中学校长陈伦全接受记者采访,面对周围新办学校的快速崛起,他坦言这既是压力也是挑战。“在未来的竞争中,中和中学将依然保持自身的核心优势,不断超越自我,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优质教育。”

大刀阔斧推改革

为师生创造优质教育环境

年,中和中学从双流“搬到”成都高新,城南拥有了唯一一所近百年的“老中学”。年,陈伦全从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副校长调入中和中学,成为学校的第19任校长。

尽管学校前一年已成功升格四川省一级示范校,晋升优质学校行列,但初来乍到的陈伦全,还是因眼前的一幕感受到了极大压力,“每到中午,多名学生在外用餐,他们的卫生安全、交通安全,如何才能得到保障?”现实是学校受制于办学条件,食堂仅能提供多名师生及教职工同时就餐,“学生在校外,缺乏有效监管,难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导致外界对中和中学的评价不高。”陈伦全揪心地说道。为了改善办学条件,缓解教育用地紧张,他盯上了隔壁即将搬迁的中和职中。

年夏天,陈伦全找到相关部门,成功获得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拿到了隔壁校区的使用权,经过重新装修后,中和中学初中部搬入新校区,学校实行统一封闭式管理,“就餐难”很快得到了缓解。

中和中学新校区

这只是第一步。硬件升级的背后,陈伦全提出加强三风(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即“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三位一体清风工程,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对做出成就的教师给予着重奖励,包括评优评先等。这种“以人为本”的务实做法在短时间内提升了教师精神面貌,大家你追我赶,互相学习,中和教风焕然一新,也为学生带来了高质量教育体验。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只加压也不行,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做人的工作,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不辜负学生的大好青春。”这是陈伦全对教师管理的要求,也是自己一直坚守的准则。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上世纪80年代,十几岁的陈伦全从四川广安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武胜县乐善初中任教初二及班主任,凭着对学生的尽心尽责、无私付出,他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和家长们的赞誉,从教的第一年就评上了县优秀教师。校长看重他年轻有为,欲调他去任教复读班班主任(注:复读班是特殊时期考中师中专的班级),学生舍不得,不想走,哭闹着求陈伦全留下来。

校长见状,狠心把学生书包一件一件往外抛......时至今日,陈伦全仍然记得那个场景,这给初入教坛的他上了生涯“最生动的一课”,从那时起,从教的信心与决心再也没有动摇过。

年,陈伦全就任南充一中校长,短短几年时间,学校从一所薄弱学校成长为优质名校,高考出口名列南充市前列,出色的办学成绩引发社会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