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4月17日清晨,伴随着初升的太阳,汶上县郭楼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的40名孩子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准时开启黎明的歌喉,深情吟诵被称为“最美音韵”的《声律启蒙》。
在中都汶上,全县多所中小学,得益于“大阅读”活动的蓬勃开展,每天当晨曦的光芒照进教室,孩子们的美妙黎明也都随之开启。清晨黄金半小时,雷打不动的晨诵时间,列入课表成了每一个班级的标准动作。为促进“大阅读”常态化,形成“大阅读”长效机制,汶上县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瞄准“读不读、读多少、怎么读、读什么”等诸多阅读难题全线出击,成功推动全县中小学“大阅读”活动持续向纵深挺进。
划定“硬杠杠”,促使阅读习惯变成阅读自觉。县教体局推出一系列可量化的“硬指标”,推动“大阅读”评价由“模糊定性”到“科学考量”,并以“评估打分”的方式为大阅读活动的扎实开展导航。坚持一个机制,即“抓校长、校长抓”的工作机制,以校长读书活动为引领,同步推进教师读书活动、学生读书活动、家庭读书活动。要求校长每年阅读数量不少于12本,万字以上,阅读书目要在全校公示;校长要读思结合、读议结合、读研结合、读创结合、读写结合,每年读书笔记不得少于00字,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不少于字研究论文一篇。县教体局每年对校长的读书笔记和研究论文进行评比,把校长读书活动纳入对校长的管理考核,并与本年度学校总体考评挂钩。规定教师阅读每年万字以上,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生、高中生阅读总量每年分别为5万字、50万字、80万字、万字以上,并明确中华好诗词背诵数量和必读书目。
强化大投入,保障师生同享阅读权利。投资万元为全县教师配备了种阅读图书。投资万元,按学校、按年级全面配发了“中华经典进课堂读本”、“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读本。投资80余万元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年级全部配备了《中华诗词读本》。投资万元配备电子阅读机20台,年内再投入50万元,配备10台。投资万元为85处学校更新图书8.46万册,年内再完成49所学校4.3万册的更新任务。启动学前教育图书配备工程,年内完成16所幼儿园7.2万册的装配任务。把29所学校图书阅览室改造成全开放式“阅览室”。全面实施大班额项目学校图书阅览室装备工程,投入万元按标准装备第三实验小学、第四实验小学、小楼小学等六处大班额项目学校图书阅览室。为“大阅读”保驾护航,汶上教育人拼出了洪荒之力。万元的真金白银投入,让全县师生沉浸书的海洋,呼吸到令人心醉的书香。(济宁市教育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410.html